经济日报社会责任报告(2024年度)

2025-05-27 05:36:59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浏览次数

  二是加强社会热点问题舆论引导。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我国经济宏观数据与大众微观感受之间存在差异的议论引发关注。经济日报直面■★◆◆★“真问题”,在“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专栏连续推出3篇评论文章——《如何看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温差”》《如何看实际增长与潜在增速◆★◆“落差”》《我们为什么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用详实资料和数据讲透问题◆★■、消除歧见■◆◆◆,凝聚共识、稳定预期。在舆论引导中创新理念、形式、内容等◆■★■■★,注重贴近性,推出《为何此时提出延迟退休?有何必要?》《如何看待■◆◆■“谷子★★★◆◆◆”热》等文章◆■,运用■■★★◆“百姓视角、群众语言■■◆■”解读经济现象和热点问题,引发读者共鸣。

  做好生活信息服务。每日推出“财经早餐■★■■”,集纳大事、财经◆★、环球、身边等栏目,推送《关于防范养老诈骗的风险提示》等生活贴士■★★。发布《提前还房贷到底亏不亏》《健身年卡月卡哪个更划算》等文章,为读者提供多方面信息服务■◆■★◆■。

  策划推出“专栏记者开讲了”系列短视频。14名经济日报个人署名评论专栏记者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与百姓关切的经济话题结合,推出《微短剧上大屏◆■◆◆,意味着什么■■◆◆?》《农民的房子更值钱了》等短视频作品,在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微博★◆★★、中经网、第三方平台等同步推出。

  认真做好新闻记者证管理工作★■◆■◆,坚持从严审核,做好申领、发放和注销等工作■★★★◆。加强政策宣传解释◆◆★◆,引导员工规范持证,切实维护新闻记者证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经济日报社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深化落实习致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贺信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履行中央党报、经济大报职责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持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作出应有贡献。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严格落实广告审查责任,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合法◆★■◆,全年未发现刊播违法违规广告问题。

  做好政策信息服务。针对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出《读懂★★★◆■◆“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深意》《对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应有信心》等评论★■◆■★◆,及时跟进各领域积极变化,主动回应市场和舆论关切★■★◆◆。开设■■★★★“对话经济学家◆★”■■◆■“对话民营企业家”等栏目,深度解读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民营经济发展等备受关注的重大改革和政策举措。

  组织开展系列业务培训、“今天我主讲”专题交流和“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实行学时登记管理制度■★■★■◆,完善分类、分级的培训机制★■■◆◆。全年共举办23期业务培训★◆■■★★,5000余人次参训。强化干部实践锻炼★◆,12名年轻驻地记者分批次到报社学习■★■◆◆■。

  2024年,经济日报全年发行量124万份以上■■■。融媒产品持续上热榜、进热搜,优质内容影响力和触达率显著提升,全平台粉丝量达3.15亿。加快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创新,两微融合、国际传播、短视频制作等发展路径初步形成。持续优化完善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机制■★,全年累计推荐量115.88亿。

  经济日报社是中央直属事业单位,经济日报是以经济报道为主的中央党报,是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企业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渠道、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经济形势的重要窗口,是经济领域发行量大、权威性和公信力强的主流媒体★■。现有国内记者站36个■★,国外记者站26个。

  一是持续推进习经济思想的理论研究。办好“学思践悟习经济思想”等重点栏目,编辑◆■★“理论”★■★◆★“智库◆◆”等专版,刊发《深刻认识习经济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创新性贡献》等一批优秀理论文章。办好“中经茶座”栏目◆■◆■◆■,以短小精悍篇幅和提问体标题形式◆★◆■◆★,通俗生动解读习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编辑出版《习经济思想研究文集(2023)》和《践行习经济思想调研文集(2023)》,举办“学思践悟习经济思想丛书★★■◆”出版座谈会◆★◆◆,连续第4年开展习经济思想研究征文活动★◆■■■★,刊发38个版面★◆■★■、68篇重磅理论文章■★■■◆,在“学习强国★◆◆”等平台高流量传播★■◆◆。

  坚守主流媒体社会责任,挖掘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刊发《特殊快递员》《用奋斗书写非凡》等一批稿件,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坚持采写有态度有温度的报道,深入人的精神世界■★◆★■,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物”版刊发《高原追梦人》《“铁裁缝”练就硬本领》等稿件,聚焦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记录其用汗水浇灌收获、为梦想拼搏奋进的故事,用普通人的奋斗精神折射时代奋进力量。

  刊发《遗产保护为城市添魅力》,关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热点★■◆◆■■,阐释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刊发《传统村落如何生生不息》《文创产品★■“出圈”非偶然》《老手艺怎样融入新生活》等稿件■★★■,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推动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经济日报2024年刊登公益广告132次,涵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安全教育、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组织参加2024年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捐资活动,为推动首都绿化事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精心做好河北省赤城县定点帮扶工作,加大新闻、文化帮扶力度◆■★◆■,加大干部人才培训和重点企业帮扶力度,提高帮扶农副产品销售数量,协调北京体检机构赴赤城县申沟村为村民开展体检及健康咨询。通过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肯定。

  严格遵守《经济日报社采访规范》等规章制度■■■,要求记者采访时主动出示新闻记者证。坚持“开门办报”,在报纸上公开读者邮箱(jjrbdz@★◆★,主动接受读者监督★■◆◆。

  在微博开设■◆“经济课堂★■◆◆”专栏,围绕“什么是LPR■■◆★■?LPR下降表明了什么?◆■★★■■”★◆■★■“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是什么■■★◆”等经济学问题答疑解惑■■。发挥媒体智库独特优势,围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热点,梳理相关领域成就经验,针对难点问题约请专家学者提出政策建议■★。

  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依法与员工签署★◆、续签劳动合同★■■★★◆。按规定按时向员工支付薪酬◆■,按时缴纳“五险一金”,并为员工增补医疗商业保险。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保障员工休息权。

  刊发《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移风易俗需久久为功》《弘扬诚信美德风尚——记2023年■■★◆◆“诚信之星◆◆”》等稿件■■,助力正党风◆◆■、淳民风★◆■、扬家风、树新风★★。刊发《同心共筑中国梦》等稿件,展现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

  三是有力开展舆论斗争■◆◆★■。针对抹黑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唱衰中国经济的奇谈怪论◆◆★■,在内外宣平台及时推出《驳■★■★★“中国崛起顶峰论◆■■★★”》《驳“中国改革停滞倒退论”》《驳“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等文章★◆,旗帜鲜明开展舆论斗争,理直气壮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机遇论贡献论★◆,发挥中央媒体舆论定音鼓、政策方向标作用■■■。

  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心用情做好习国内考察◆◆■、出席重要会议★◆■、参加重要活动宣传报道,做好习主席重要出访报道,全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多体裁报道习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非凡领导才干和领导艺术,充分展现和精彩呈现可敬可爱、可亲可近大国领袖形象风范。刊发★◆★■◆◆“学习习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论学习贯彻习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等系列评论员文章,在新媒体平台开设“一起学习”专题,推出《关于乡村振兴◆★◆◆,这样说→》《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面向未来,习主席提议→》等内容,多维立体宣传阐释习重要讲话精神。办好“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等专栏★★■◆◆,刊发《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赓续中华文脉推动转化发展》等一批重点理论文章■■★,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的鲜明本色和根本立场。

  刊发《大数据“杀熟◆■◆”不如★■★◆◆■“捧熟★★”》《别把购物节弄成算术节》等揭露互联网平台乱象,明确指出平台要呵护消费热情,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办好◆★■◆“一起求真”专栏,及时发布《养老保险断缴待遇清零吗》《在深圳地铁休息被罚款系误解》等信息,澄清谬误,阐明实情。中国经济网推出《明辨是■★◆“非”》系列短视频,以拍摄情景短剧等方式揭示非法集资骗局,履行媒体社会监督职责◆★★■◆,在促进提升全民■■◆■★“防范非法集资”意识和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全面贯彻采编经营“两分开■◆◆■◆”要求,禁止人员混岗混编★◆◆★,广告经营人员不介入新闻采编业务★★◆◆◆。对驻地机构新闻采编活动实行规范化管理,严禁驻地记者从事经营活动,未向驻地机构下达经营任务、收取管理费用★■★◆★◆。

  二是聚焦■★★◆“新质生产力”主题◆★,推出《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不我待》等文章■◆■★★,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进行深度解读◆■。刊发评论员文章《不是“赶时髦■■★”不能★■◆★◆“一刀切■★◆■”》等,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

  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依法保障员工各项权益■■★★◆。积极支持保护正常采编行为,为新闻采访活动提供相应保障。组织开展义诊活动,受到员工好评◆◆★◆■。全年未发生采编人员权益受侵害情况■◆■■■。

  办好“民生谈■◆◆■”栏目★★★■,聚焦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话题◆★★,推出《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消除歧视促平等就业》等一批有观点有感情的评论作品。《指尖经济织出共富工坊》关注在外女性返乡创业★■★■★◆、留守女性家门口就业问题,《多算无障碍设施的安全账》关注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伤病人员等人群使用无障碍设施的安全问题,《关口前移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为“欠薪黑名单”机制叫好》为维护农民工权益发声。

  策划推出《新中有数|数说新质生产力》原创融合产品,用系列短视频记录一粒种子的数字生命★■★■★、一颗螺丝的智能再造等,让人们对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千行百业“新中有数”。创新设计H5产品《新质生产力,拼图来解析!一起拼~拼~拼→》★★,吸引年轻网友参与互动。在微博开设◆★“数说新质生产力”线亿■★★◆■★。

  2024年,对融合采编生产平台全媒体三期采编系统进行2次优化升级◆■,强化系统安全■■◆,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系统与客户端■◆、中经视觉等多个新闻生产系统保持稳定对接,承担4万多篇稿件的编辑审核工作■■★★◆,为4500余块版面的组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有力推动了“报◆★★、网★◆■★、端、微、视◆★■★★■”融合生产和管理。

  一是将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讲清■★■、亮点讲足。2024年10月经济数据发布后,刊发评论《经济向好有支撑有底气》,从回升之势看清潜力、从调控之效读懂定力、从高质量发展感知动力,阐明中国经济向好发展有支撑有基础有底气。深入解读经济发展亮点◆■■■◆,刊发《16万公里铁路线纵横成网——流动的中国活力奔涌》《年产1000万辆新能源车——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等报道,以数据展现高质量发展积极态势。

  严格执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经济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从业“十不准■★”》等规章制度,教育引导新闻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严肃新闻纪律,杜绝以稿谋私、有偿新闻等行为。重视版权保护工作■★◆■★,加大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和维权力度★■◆◆。

  加强话语体系平台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主报海外社交账号平台粉丝量达690万。向海外宣传阐释习经济思想,精准传播中国经济好声音。持续办好“经济学习◆★◆”专栏◆◆,在海外账号同步推出践行习经济思想深度调研报道★◆,总传播量超8亿■◆★◆■★。与10多个国家的主要经济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内容合作并举办相关活动★◆■。成功举办“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座谈会”“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7届年会”等重要外事活动。在国际副刊发布《寻香马来西亚》《巴拿马瑰夏遇上中国人味蕾》等文章,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024年工作存在不足主要有◆◆:新媒体生产传播机制还不够健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尚未形成合力,人才队伍建设有薄弱环节。

  创新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宣传报道,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专版、《千里江山改革画卷》、“专栏记者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新媒体产品。浓墨重彩做好新中国成立75周年相关报道,刊出■■◆“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数说中国”等专栏■★★◆,制作7集■■◆★“盛世中国”短视频,推出《上天入地》《四通八达》等多个★◆■“礼赞新中国◆◆■◆★”专版,系统盘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完成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报道及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文化中国行等重大主题报道。

  办好“科创之声”专栏,报道载人航天◆★★、AI大模型、5G技术等领域最新动态,宣传我国科技事业最新成就◆◆■■◆◆,提神振气,鼓舞信心。刊发《月壤中的“水”能种什么菜》《■◆◆■“人造太阳”如何照亮未来》等稿件,普及科学知识■★★◆■■,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1983年1月1日★◆◆★,经中央批准◆★★★,经济日报在中国财贸报基础上创刊。1984年8月31日,为经济日报题写报名。2023年元旦■■,习为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发来贺信◆◆。

  稳妥做好抢险救灾宣传报道。2024年7月,接连推出《“洪水不退★■◆◆★■,我们不退”——来自湖南抗洪抢险一线的报道》等稿件★■◆■★◆,反映抗洪救灾最新进展。超强台风■■“摩羯”灾害发生后,及时报道相关地区部门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情况◆★■★。在采访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遵守新闻伦理,注重生命关怀,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新媒体,强化★◆■★★■“策采编发推馈评”全流程管理,报网端微各平台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强化首发首办责任,全面加强报社和社属单位出版物政治方向、舆论导向监管,确保各类新闻产品的内容、质量符合要求和标准。完善重要时间节点24小时值班、负责人在岗带班等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各类突发事项得到及时、有效处理。2024年未发生重大政治差错和导向问题■◆◆★。

  三是持续推出践行习经济思想深度调研◆★◆■。地方、产业◆■、企业、热点话题“四驾马车”调研报道格局愈趋完善■◆★◆,镇版刷屏之作持续涌现■★★★■。2024年★■■◆◆,推出《出彩云南》《九江图强》《长沙向新》等多组地方调研,《工业母机产业调查》《迈向旅游强国》等多篇产业调研报道◆◆◆■◆★,《步步登高郑煤机》《格力追梦》等企业调研以及热点话题调研《网红城市现象调查》等精品力作,为习经济思想研究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实践样本■■★◆★■。

  策划推出原创系列短视频《强发展信心看消费新潮》,从2023年消费趋势切入,透过新消费观察新功能,提振发展信心。经多个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发★★★■■■,产生广泛影响★◆◆■■■,总传播量超1.4亿。

  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深化落实习致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贺信精神,以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系统性变革为目标,以■◆◆“深化队伍建设年”为重要抓手,坚持内容为王,创新理念方式,不断提升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质效;优化工作机制◆◆◆,推进流程再造,加快形成全媒体生产传播格局;健全评价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创新活力,着力培养更多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为高质量发展、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作出不懈努力。

  针对上一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经济日报社认真研究、积极改进。建立常态化培训制度,以“队伍建设年”业务培训模式为基础★★◆★■◆,紧跟媒体融合发展形势要求,着眼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开展精准化■◆★、实战化培训。健全干部交流轮岗轮训制度■★,探索选派传统岗位采编人员与新媒体岗位采编人员双向交流,全面提升采编人员业务能力◆■★。深化开展新入社员工多岗位锻炼工作,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安排。

  1个专栏★◆■、8件作品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其中■■★◆“金视角”获新闻专栏类一等奖,《防止脱实向虚》获通讯类一等奖,《唱衰中国经济者注定失望》《“入境游问题调查”系列报道》《经济日报2023年1月6日8版》《★★■“数说两会”融媒体报道》分获评论类★■★、系列报道类◆★■、新闻编排类和重大主题报道类二等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跃上2000万辆》《大咖扎堆外资加码中国是必选》《发挥媒体智库作用★■■■,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分获消息类、新闻专题类、新闻业务研究类三等奖。在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中,经济日报(含中国经济网)共有10件作品入选不同类别精品。多个内设机构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等。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网信、新闻出版等部门发布的规章制度。坚持合法经营■◆■★★◆、诚信经营,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